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rsync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u22e阅读(5330)

问题 @ERROR: chroot failed

@ERROR: chroot failed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03) [receiver=3.0.6]

原因:

服务器端的目录不存在或无权限。

解决办法:

创建目录并修正权限可解决问题。

问题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receiv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vendor/bin/doctrine”

skipping non-regular file “vendor/bin/doctrine.php”

sent 1990 bytes received 489209 bytes 327466.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82515746 speedup is 371.57

原因:

source源文件有软链接。

解决方法:

修改为 rsync -va,其中 -a == -rlptgoD (no -H,-A,-X) 或者 rsync -rvltOD 也可以。

解决后:

receiv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vendor/bin/doctrine -> ../doctrine/orm/bin/doctrine

vendor/bin/doctrine.php -> ../doctrine/orm/bin/doctrine.php

sent 1998 bytes received 489279 bytes 327518.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82515746 speedup is 371.51

问题@ERROR: module is read only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ERROR: module is read only

rsync error: syntax or usage error (code 1) at main.c(866) [receiver=3.0.6]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759) [sender=3.0.6]

原因:

source源服务器端权限设置read为only只读权限。

解决方法:

read only = false

问题@ERROR: auth failed on module tee

@ERROR: auth failed on module tee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22) [receiver=3.0.6]

原因:

服务器端该模块(tee)需要验证用户名密码,但客户端没有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密码,认证失败。

解决方法:

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密码解决此问题。

问题 @ERROR: Unknown module ‘tee_nonexists’

@ERROR: Unknown module ‘tee_nonexists’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22) [receiver=3.0.6]

原因:

服务器不存在指定模块。

解决方法:

提供正确的模块名或在服务器端修改成你要的模块以解决问题。

问题 password file must not be other-accessible

password file must not be other-accessible

continuing without password file

Password:

原因:

这是因为rsyncd.pwd rsyncd.secrets的权限不对,应该设置为600。

解决方法:

chmod 600 rsyncd.pwd

问题 rsync: failed to connect No route to host

rsync: failed to connect to 192.168.1.10: No route to host (113) rsync error: error in socket IO (code 10) at clientserver.c(104) [receiver=3.0.6]

原因:

对方没开机、防火墙阻挡、通过的网络上有防火墙阻挡,都有可能。

解决方法:

在iptables 中开放该端口,语句如下: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rsync默认端口873,其实就是把tcp udp的873端口打开。

问题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24) [Receiver=3.0.6]

原因:

/etc/rsyncd.conf配置文件内容有错误。请正确核对配置文件。

问题 rsync: chown “” failed: Invalid argument (22)

rsync: chown “” failed: Invalid argument (22)

原因:

权限无法复制。去掉同步权限的参数即可。(这种情况多见于Linux向Windows的时候)

问题 @ERROR: daemon security issue — contact admin

@ERROR: daemon security issue — contact admin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530) [sender=3.0.6]

原因:

同步的目录里面有权限不足的软连接文件,需要服务器端的/etc/rsyncd.conf打开use chroot = yes。

问题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794) [receiver=3.0.6]

解决:很大可能是服务器端没有开启 rsync 服务,开启服务。

问题 @ERROR: failed to open lock file

@ERROR: failed to open lock file rsync error: error starting client-server protocol (code 5) at main.c(1495) [receiver=3.0.6]

解决:配置文件 rsync.conf 中添加 lock file = rsyncd.lock 即可解决。

Kickstart和PXE软件自动部署CentOS系统

u22e阅读(5918)

生产环境中对于部署大量的相同系统的服务器,如果逐台安装操作系统的话是非常浪费时间的工作,还好CentOS提供了无人值守安装系统的功能,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配置步骤。

一、配置本机的yum源

因为需要安装一些软件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最好先把yum源配置好。

将光盘挂载到/media/目录下。

二、安装所需要用到的软件

tftp-server: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向客户端提供安装引导相关的文件。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

http:为客户端提供系统安装时所需的文件。

system-config-kickstart:用于生成kickstart配置文件。

三、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

四、配置tftp服务器

1、修改配置文件



将disable设置为”no”。

2、重启服务

3、查看tftp服务器端口

4、复制pxelinux.0文件到/var/lib/tftpboot目录中

注意:通常/usr/share目录下的syslinux目录是存在的,万一你的系统里没有这个目录,可以先执行yum -y install syslinux安装这个软件,然后再进行复制操作。

5、从安装光盘中复制isolinux目录中的内容到/var/lib/tftpboot目录中



6、在/var/lib/tftpboot/目录下创建目录pxelinux.cfg

7、复制/var/lib/tftpboot/isolinux.cfg文件到/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目录中,并改名为default

8、修改default文件

default文件中用来定义安装时的引导菜单的,我们可以对此文件进行修改来定制安装界面。

注:192.168.253.128为此台kickstart服务器的IP地址。

五、配置DHCP

1、修改/etc/dhcp/dhcpd.conf文件

2、重启服务


六、

配置HTTP

1、在http的根目录中创建目录,用于挂载系统镜像文件

2、挂载光盘到新建的目录

七、生成kickstart配置文件

1、打开kickstart配置工具

在图形界面中打开终端,输入下面的命令来调出kickstart配置工具。


2、配置语言、时区、root密码等基本信息

3、选择安装的方式

此处只使用http协议进行演示,其它的安装方式都是大同异的,都可以按照此方法来进行配置。

4、创建分区

5、添加网卡设备

6、关闭SELinux和防火墙

7、选择需要安装的软件包

此处只选择了最基本的软件包。

8、创建安装后脚本

9、保存配置文件

注:上面的配置过程中没有讲解到的配置一律采用默认配置即可。

10、在配置文件中创建分区及LVM

如下图所示,红框标注的即为分区配置信息。

下面来看一下ks配置文件中的创建分区格式:

创建分区:part

创建物理卷:part pv.ID

创建卷组:volgroup 卷组名 –pesize=PE块大小 PV

创建逻辑卷:logvol 挂载点 –fstype=文件系统格式 –name=卷名 –vgname=VG卷名 –size=容量

根据上面的总结我们来看看图中是如何分区的:

clearpart –linux –drivers=sda:表示清除sda上所有Linux分区;

part /boot –fstype=”ext4″ –size=500:划分500M的空间给/boot,分区格式为ext4;

part pv.01 –grow –size=1:将sda上所有的剩余空间全部制作成物理卷pv.01;

volgroup VolGroup –pesize=4096 pv.01:将物理卷pv.01划分到VolGroup卷组中;

logvol / –fstype=”ext4″ –name=lv_root –vgname=VolGroup –size=10240:从卷组VolGroup中划分10G的空间制作为逻辑卷用于根分区,逻辑卷的名称为lv_root,其格式为ext4;

logvol swap –name=lv_swap –vgname=VolGroup –size=2048:从卷组VolGroup中划分2G的空间制作为逻辑卷用于swap分区,逻辑卷的名称为lv_swap。

八、使用无人值守方式安装CentOS6.6系统

对于一台没有任何系统的机器可以直接进入到下图所示的界面,可以看到其标签就是我们在上面default文件中自定义的文字。

经过前面一系列的环境检查后,就直接时入了文本安装界面,如下图所示:

安装完成后就直接进入系统了。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各种预设的配置是否生效了:

输入刚才设置好的密码顺利进入到系统,并且也获得了IP地址;

各分区结果与预设置的情况相符合;

 

还记得我们在最后设置了post脚本,自动创建yum源,也成功建立了。

linux系统中vim编辑器使用

u22e阅读(3852)

vim使我们使用linux中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命令,下面介绍下常见的用法

  1. 打开文件
  • vim file
  • vim +# 打开文件后,直接让光标处于第#行的行首
  • vim +/pattern 打开文件后,直接让光标处于第一个被PATTERN匹配到的行的行首

2.模式转换

  • :q退出
  • :!强制退出,丢弃做出的修改;
  • :wq保存退出;
  • :x保存退出;
  • :w /PATH/TO/SOMEWHERE:当前编辑的文本保存到别的文件;
  • i:insert,在光标所在处前面插入;
  • a:append,在光标所在处的后面插入;
  • o:open,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打开新行,并转换为输入模式;
  • I: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输入;
  • A:在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尾输入;
  • O:在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打开一个新行,并转换为输入模式;


3.光标跳转

  • 字符间跳转

h:左

l:右

k:上

j:下

#COMMAND:跳转由#指定的个数的字符;

  • 单词间跳转

w:跳转至下一个单词或后一个单词的词首;

e:跳转至当前或下一个单词的词尾;

b:跳转至当前或下一个单词的词首;

#COMMAND:由#指定一次跳转的单词数;

  • 行首行尾跳转

^:跳转至行首的第一个非空白字符;

0:跳转至绝对的行首;

$:跳转至绝对行尾;

  • 行间移动

#G:跳转至由#指定行;

G:跳转至最后一行;

1G,gg:跳转至第一行;

  • 句间移动

):跳转至下一个句子;

(:跳转至上一个句子;

  • 段落间移动

}:跳转至下一段

{:跳转至上一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u22e阅读(13157)

计算机网络最早起源于美苏冷战时期ARPANET网络,如今已经发展成为Internet2和NGI等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网络。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可分为:广域网WAN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接入网AN)、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庞大的学科,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选取网络基础的部分内容进行介绍。此外,列举了Linux网络配置中的多网卡bonding以及网关路由实现的具体过程。

Keepalive和Nginx主从高可用搭建

u22e阅读(10228)

Keepalived高可用集群搭建

一、Keepalived介绍

Keepalived软件主要通过VRRP协议实现高可用功能的。VRRP是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的缩写,VRRP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静态路由单点故障问题,它能够保证当个别节点宕机时,整个网络可以不间断地运行。keepalived除了能够管理LVS软件外,还可以作为其他服务(Nginx,Haproxy、MySQL等)的高可用解决方案软件。

二、keepalived软件的三个主要功能

1、管理LVS负载均衡软件

早起的LVS软件,需要通过命令行或脚本实现管理,并且没有针对LVS节点的健康检查功能。为了解决LVS的这些不方便的问题,keepalived诞生了。因此keepalived跟LVS的感情很深,关系如夫妻一样,可以紧密的结合。keepalived可以通过读取自身的配置文件,实现通过更底层的接口直接管理LVS的配置以及控制服务的启动、停止等功能,这使得LVS的应用更加简单方便。

2、实现对LVS集群节点的健康检查功能

Keepalived可以通过在自身的keepalived.conf文件里配置LVS的节点IP和相关参数实现对LVS的直接管理;除此之外,当LVS集群中的某一个甚至几个节点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无法提供服务时,keepalived服务会自动将失效的节点服务器从LVS的正常转发队列清楚出去,并将请求调度到别的正常节点服务器上,保证最终用户的访问不受影响,故障修复以后,keepalived服务又会自动把它们加入到正常转发队列中。

3、作为系统网络服务的高可用功能(failover)

keepalived可以实现任意两台主机之间,例如Master和Backup主机之间的故障转移和自动切换,这个主机可以是普通的不能停机的业务服务器,也可以是LVS负载均衡、Nginx反向代理这样的服务器。

原理就是:两台主机同时安好keepalived软件并启动服务,开始正常工作时,由角色为Master的主机获得所有资源并对用户提供服务,角色为Backup的主机作为Master主机的热备;当角色为Master的主机失效或出现故障时,角色为Backup的主机将自动接管Master主机的所有工作,包括接管VIP资源及相应资源服务;而当角色为Master的主机故障修复后,又会自动接管回它原理处理的工作,角色为Backup的主机则同时释放Master主机失效时它接管的工作,还原为最初启动各自的角色。

三、keepalived高可用故障切换转移原理

在Keppalived服务正常工作时,主Master节点会不断地向备节点发送(多播的方式)心跳消息,用以告诉备Backup节点自己还活着,当主Master节点发生故障时,就无法发送心跳消息,备节点也就因此无法继续检测到来自主Master节点的心跳了,于是调用自身的接管程序,接管主Master节点的IP资源及服务。而当主Master节点恢复时,备Backup节点又会释放主节点故障时自身接管的IP资源及服务,恢复到原来的备用角色。

VRRP,全称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静态路由的单点故障问题,VRRP是通过一种竞选机制来将路由任务交给某台VRRP路由器的。

在一组虚拟路由器中,只有作为Master的VRRP路由器会一直发送VRRP广播包(VRRP Advertisement messages),此时Backup不会抢占Master。当Master不可用时,Backup就收不到来自Master的广播包了,此时多台Backup中优先级最高的路由器会抢占为Master。这种抢占非常快速的,以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处于安全性考虑,VRRP数据包使用了加密协议进行加密。

 

总结就是下面四句话:

(1)VRRP,全程,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中文名为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RRP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静态路由的单点故障。

(2)VRRP是通过一种竞选协议机制来将路由任务交给某台VRRP路由器的

(3)VRRP是IP多播的方式,实现高可用对之间的通信。

(4)工作时主节点发包,备节点接包,当备节点接受不到主节点发的数据包的时候,就启动接管程序接管主节点的资源。备节点可以有多个,通过优先级竞选,但一般Keepalived系统运维工作中都是一对。

(5)VRRP使用了加密协议加密数据,但keepalived官方目前还是推荐用明文的方式配置认证类型和密码

四、Keepalived高可用服务搭建准备

(1)硬件环境:四台虚拟机,两台做负载均衡器,两台做web服务器。

(2)web服务器前面搭建好了

(3)安装keepalived软件:yum install keepalived -y,在两台负载均衡器上都装上。时间同步

(4)启动:systemctl start keepalived.service

(5)配置主的文件/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6)全局定义部分可以不配,实际工作中交给更擅长监控报警的zabbix或者nagios来管理

主服务器

从服务器

测试主服务器keepalived开启和禁用

主服务器keepalived关掉,用curl测试

主主的区别如下

linux系统下硬盘格式化及挂载命令使用

u22e阅读(2179)

最近一台服务器默认的系统盘不够用,购买一个数据盘专门存储数据,需要格式化及挂载之后才能使用,操作方法如下

  1. 查看磁盘fdisk -l

2.对磁盘分区

fdisk /dev/vdb

弹出的命令依次输入:n 、p、 1、 回车、回车、wq

数据盘路径名称需准确无误,如果不同需要根据自身真实路径名称替换

3.对磁盘格式化

mkfs.ext4 /dev/vdb1

4.挂载分区

mkdir  /home

mount /dev/vdb1 /home

5.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echo ‘/dev/vdb1 /home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6.查看磁盘是否挂载成功

df -h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出现两个盘符,并看到247GB(250GB)已经挂载到/home目录,表示成功

linux系统下vi命令详细使用

u22e阅读(3477)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注意是数字零)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linux系统下grep与grep命令的使用

u22e阅读(5265)

基本正则表达式元字符

  1. 字符匹配:
  2.                 .:匹配任意单个字符
  3.                     grep “r..t” /etc/passwd
  4.                     []:匹配指定范围内任意单个字符
  5.                     [^]:匹配指定范围外任意单个字符
  6.                         [:lower:] [:upper:] [:alpha:] [:alnum:] [:punct:] [:space:]
  7.                     grep “r[[:alpha:]][[:alpha:]]t”
  8.             匹配次数:写在要指定其出现次数的字符的后面
  9.                 *:匹配其前面的字符任意次 0,1,多次
  10.                     grep “x\+y”
  11.                         abxy
  12.                         aby
  13.                         xxxxxy
  14.                         yab
  15.                 .*: 匹配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
  16.                 \?:匹配其前字符0次或1
  17.                 \+:匹配其前的字符1次或多次,即字符出现至少1
  18.                 \{m\}:匹配其前字符m次
  19.                 \{m,n\}:匹配其前字符至少m次,至多n次
  20.                 \{0,n\}:至多n次
  21.                 \{m,\}:至少m次
  22.             位置锚定:
  23.                 ^:行首锚定 写在模式最左侧
  24.                 $:行尾锚定 写在模式最右侧
  25.                 ^PATTERN$:用于PATTERN来匹配整行;
  26.                     ^$:空白行;
  27.                     ^[[:space:]]*$:空行或包含空白字符的行;
  28.                     \< 或 \b:词首锚定,用于单词模式的左侧;
  29.                     \> 或 \b:词尾锚定,用于单词模式的右侧;
  30.                     \<PATTERN\>:匹配完整单词;
  31.                 单词:非特殊字符组成的连续字符(字符串)都称为单词;
  32.             分组及引用
  33.             \(\):将一个或多个字符捆绑在一起,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反斜线表示转义
  34.                 \(xy\)*ab
  35.                 Note:
  36.                     分组括号中的模式匹配到的内容会被正则表达式引擎自动记录于内部的变量中,这些变量为:
  37.                     \1:模式从左侧起,第一个左括号以及与之匹配的右括号之间的模式所匹配到的字符;
  38.                     \2:模式从左侧起,第二个左括号以及与之匹配的右括号之间的模式所匹配到的字符;
  39.                     \3
  40.                     …

grep命令

  1. 作用:文本搜索工具,根据用户指定的“模式(过滤条件)”对目标文本逐行进行匹配检查;打印匹配到的行;
  2.   模式:由正则表达式的元字符及文本字符所编写出的过滤条件;    grep  [OPTIONS]  PATTERN  [FILE…]
  3.   grep  [OPTIONS]  [-e PATTERN | -f FILE]  [FILE…]
  4.       OPTIONS:
  5.           –color=auto:对匹配到的文本着色后高亮显示;
  6.           -i: ignorecase 忽略字符大小写
  7.           -o: 仅显示匹配到的字符串本身
  8.           -v: invert-match 反向匹配 显示未被匹配到的行
  9.           -E:支持使用扩展的正则表达式元字符;
  10.           -q: –quiet, –silent:静默模式,即不输出任何信息;
  11.           -A #:after, 后#行
  12.           -B #:before,前#行
  13.           -C #:context,前后各#行

egrep命令

  1. 支持扩展的正则表达式实现类似于grep文本过滤功能;grep -E
  2. egrep [OPTIONS] PATTERN [FILE…]
  3.         选项:
  4.             -i, -o, -v, -q, -A, -B, -C
  5.             -G:支持基本正则表达式
  6.         扩展正则表达式的元字符:
  7.             字符匹配
  8.                 .: 任意单个字符
  9.                 []: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单个字符
  10.                 [^]:指定范围外的任意单个字符
  11.             次数匹配
  12.                 *:任意次 0,1,多次
  13.                 ?:0次或1
  14.                 +:其前字符至少1
  15.                 {m}:其前字符m次
  16.                 {m,n}:其前字符至少m次至多n次
  17.                     {0,n}
  18.                     {m,}
  19.             位置锚定
  20.                 ^ 行首锚定
  21.                 $ 行尾锚定
  22.                 \< \b 词首锚定
  23.                 \> \b 词尾锚定
  24.             分组及引用
  25.                 (): 分组 括号内的模式匹配到的字符会被记录于正则表达式引擎的内部变量中
  26.                 后向引用:\1, \2, …
  27.             或
  28.                 a|b:a或者b;
  29.                 C|cat:C或cat
  30.                 (c|C)at:cat或Cat

显示/proc/meminfo文件中以大写或小写S开头的行

  1. grep “^[sS]” /proc/meminfogrep -i “^s” /pro/meminfo

显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认shell为非/sbin/nologin的用户

  1. grep -v “/sbin/nologin$” /etc/passwd | cut -d: -f1

显示/etc/passwd文件中其默认shell为/bin/bash的用户

  1. grep “/bin/bash” | cut -d: -f1

找出/etc/passwd文件中的一位数或两位数

  1. grep -o  “\<[0-9]\{1,2\}\>” /etc/passwd

显示/boot/grub/grub.conf中以至少一个空白字符开头的行

  1. grep “^[[:space:]]\+” /boot/grub2/grub.cfg

显示/etc/rc.d/rc.sysinit文件中以#开头,后面跟至少一个空白字符,而后又有至少一个非空白字符的行

  1. grep “^#[[:space:]]\+[^[:space:]]\+” /boot/grub2/grub.cfg

打出netstat -tan命令执行结果中以‘LISTEN’,后跟空白字符结尾的行

  1. netstat -tan | grep ‘LISTEN[[:space:]]\+$’

添加用户bash, testbash, basher, nologin (此一个用户的shell为/sbin/nologin),而后找出当前系统上其用户名和默认shell相同的用户的信息

  1. grep -E “^([^:]+).*\1$” /etc/passwd

Mac为外接显示器调出1920*1080分辨率

u22e阅读(5418)

最近开始使用MBP写代码,接上了买了有一段时间的可以竖屏的戴尔显示器,本以为可以开心写代码了。结果发现还是有问题。

我的显示器是1920 * 1080的分辨率,结果找不到,只有上图的两个。

于是点了一下1280 * 1024 发现变得严重拉伸变形,瞬间蓝瘦香菇。

后来试了几个工具都不太好使,总感觉很是麻烦。

无意中Google到了一个小窍门,能调出更多的分辨率来。

  1. 进入显示设置界面,如下图

  2. 安装Option键,然后点击Scaled选择框,就会出现更多的分辨率。如下图

IDC机房常见硬件知识

u22e阅读(7307)

此文章针对一些没有真正见过服务器,但是经常听运维人员说的一些东西!以防那天没有运维在场,需要自己上场的简单知识。

一、S/N 序列号:

如何得到服务器序列号?

HP服务器:

第一种办法:在服务器上面找贴的标签,如图示:

第二种办法:

拔出来条带上面标记SN号

IBM、DELL、超云服务器:见第一种办法。找到贴在服务器上面标签:(S/N: Serial Number)

二、硬盘信息:(服务器与阵列柜)

包括硬盘大小、数量、类型、转速、备件号等(针对所有厂家的服务器与阵列柜)

若硬盘全部为绿色,则表示所有硬盘正常。

三、内存与CPU信息:(服务器)

HP服务器检查如下:

IBM服务器检查如下:

———拔出来,其面板如下显示:

CPU——————–表示CPU工作状态LED灯

MEM——————表示MEM工作状态LED灯

PS———————–表示电源工作状态LED灯

DELL服务器检查如下:

———》DELL服务器,通过LCD面板进行判断是否告警,正常LCD将亮起。若出现黄色等,LCD上面会显示错误代码,然后根据错误代码查故障对照表,得到故障信息。

遇见错误代码请记录下即可。

四、电源信息:(服务器与阵列柜)

上面表示双电源(即两个电源)。若电源灯为绿色则表示正常。其他则不正常。

五、网络设备信息:(防火墙与交换机)

如何得到服务器序列号?

在交换机与防火墙硬件上面查找S/N的标签。

如何得到判断防火墙运行状态信息?

主要查看status状态灯是否为绿色。

如何得到判断交换机运行状态信息?

交换机只检查:网口的灯是不是在不断闪停即可。若所有端口的LED灯均不亮,则为故障。

如何得到判断防火墙与防火墙电源状态信息?

从上面查看,有两个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