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wxr
-
xr
-
x.
2
root root 6 Jun 23 22:45 /tmp/testing1/
瞧!原本的所谓上层目录
/tmp
link
数量由
14
增加为
15
,至于新目录
/tmp/testing
则为
2
这样可以理½目录的
link
数量的意义了吗?
^_^
7.3
磁盘的
分区
、格式化、检验与挂载
对于一个系统管理者
( root )
而言,磁盘的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尤其½来磁盘已经½½的被当成
是消耗品了
.....
如果我们想要在系统里面新增一颗磁盘时,应该有哪些动作需要做的呢:
1.
对磁盘½行分区,以½立可用的
partition
2.
对该
partition
½行格式化
(format)
,以½立系统可用的
filesystem
3.
若想要仔细一点,则可对刚刚½立好的
filesystem
½行检验;
4.
Linux
系统上,需要½立挂载点
(
亦即是目录
)
,并½他挂载上来;
当然啰,在上述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例如磁盘分区槽
(partition)
需要定多大?
是否
需要加入
journal
的功能?
inode
block
的数量应该如何规划等等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决定,
都需要与你的主机用途来加以考虑的~所以,在这个小½里面,鸟哥½会½绍几个动作而已,
更详
细的设定值,则需要以你未来的经验来参考啰!
7.3.1
观察磁盘分区状态
由于目前磁盘分区主要有
MBR
以及
GPT
两种格式,这两种格式所使用的分区工具不太一样!你
当然可以使用本章预计最后才½绍的
parted
这个通通有支持的工具来处理,不过,我们还是比½习惯
使用
fdisk
或者是
gdisk
来处理分区啊!因此,我们自然就得要去找一下目前系统有的磁盘有哪些?
这些磁盘是
MBR
还是
GPT
等等的!这样才能处理啦!
.
lsblk
列出系统上的所有磁盘列表
lsblk
可以看成『
list block device
』的缩写,就是列出所有储存装置的意思!这个工具软件真的很好
用喔!来瞧一瞧!
[root@study ~]#
lsblk [
-
dfimpt] [device]
选项
参数
-
d
½
列出磁
本身,并不
列出
分区
-
f
:同
列出
盘内
的文件系
-
i
:使用
ASCII
线
出,不要使用复
编码
(
再某些
境下很有用
)
-
m
:同
时输
该装
置在
/dev
底下的
(rwx
)
-
p
:列出
该装
置的完整文件名!而不是
½
列出最后的名字而已。
-
t
:列出
盘装
置的
详细数
据,包括磁
盘队
列机制、
预读写
据量大小等
范例一:列出本系
下的所有磁
与磁
盘内
分区
信息
[root@study ~]#
lsblk